服务热线:029-89612017
当前位置: 安全管理 > 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政策体系的有关概念浅析

发布日期:2017-8-25 17:04:04 【字体:   

由于人们在一般情况下谈到安全生产法规的时候,往往会直接把安全生产政策与安全生产法律、规范、规章、制度一并谈起,也就极易造成了人们对安全生产政策与安全生产法律之间认识上的模糊和混淆。

    因此在讨论安全生产政策体系之前,就很有必要对安全生产政策与安全生产法律的概念、内涵和区别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安全生产的定义

自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提出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以来,“安全生产”一词一直长期被人们使用。那么,什么是安全生产呢?安全生产本质是要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因此,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健康的一切不良因素,保障人们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称之为人身安全,又称之为劳动安全卫生或职业安全卫生。

总之,安全生产是生产过程中人、机、环境的和谐有序,以防止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及各种危险的发生,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我们可以从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概念的区别中更深刻地理解其含义:

    (一)安全生产概念的含义偏重于安全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人的安全,二是物的安全,三是环境的安全。这一概念源于产业部门,广泛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在交通、公共设施等方面有所侧重。   

    (二)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动安全卫生的含义基本相同。职业安全卫生概念来源于1970年美国颁布的《职业安全卫生法》,80年代后期才传入我国。1994年我国人大通过的《劳动法》第六章提出了劳动安全卫生的概念。两者都侧重强调从卫生角度来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劳动者发生职业性危害和健康危害。

(三)劳动保护的提法源于50年代的苏联,是从工会角度,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健康权利,包括个体防护、未成年工防护、女工保护、工时休假等内容。

以上4个概念是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它们的含义既有共同点,也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安全生产概念的含义比较全面,包括人、机、环境三方面内容,而职业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主要指人的安全。其中,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动安全卫生侧重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健康问题,但不包括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问题。而劳动保护侧重强调对劳动者人身权利的保护。因此,安全生产政策要能够比较广泛的包括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做到最大范围的保护。

二、安全生产政策的影响因素

    安全生产政策涉猎面宽广,影响安全生产政策执行的因素也很多,充分分析有利于增强制定政策的针对性和技巧性。主要影响因素有:

    (一)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诚信。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诚信,内部安全生产的氛围,对政策权威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状况。如果企业单纯追求利润,忽视安全素质的提高,隐患排查,科学管理,就会导致事故多发易发。

    相反,企业若具有正确的经营思想,就会将生产与安全工作协调统一起来,保证在安全生产上的必要投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基础上进行生产活动,安全生产事故自然就会明显降低甚至消除。

    (二)企业职工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是否高强。职工是影响安全生产的最微观的元素,职工的综合素质(生产技能熟练程度、知识水平、性格特征、身体健康状况、情绪、习惯等)的高低往往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避免或者发生的直接因素。如果企业职工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就会自觉的遵守劳动纪律、按章作业,事故发生率自然降低;同时,企业职工的劳动技术水平也会影响安全生产,职工技术水平高,作业能力强,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就会减少责任事故发生。

    (三)企业生产设备状态是否良好。生产设备是生产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生产设备的状态优劣也会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如果生产设备陈旧落后、损坏严重、处于大修理或报废状态,就会成为事故的最大隐患;拥有性能良好、技术先进设备的企业则会显著减少因设备老化落后而导致的事故,并能提高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

(四)政府监管是否有力。确保安全生产不能完全依赖企业自律和内部管理。政府作为安全生产的监管部门负有监管责任。如果政府的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管制手段不完备,人员素质不高,效率低下,就无法遏止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三、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一)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生产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所谓矛盾性,首先是生产过程中不安全、不卫生因素与生产顺利进行的矛盾,然后是安全工作与生产工作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采取措施时,有时会影响生产,会增加生产上的开支,与生产进度和节约有矛盾;安全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在考虑安全和生产时,认识不一致,也会产生矛盾。安全工作和生产工作又是互相联系,任何一方不能孤立地存在。没有生产活动,安全工作就不会存在;反之,没有安全工作,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特别在某些生产活动中,如果没有起码的安全工作,生产根本无法进行。安全和生产都是为了人民,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安全搞好了,劳动者在良好的劳动条件下进行生产,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发展了,又为进一步改善劳动条件创造物质和技术前提。必须善于安排好安全工作与生产工作,特别在生产任务繁忙的情况下,安全工作与生产工作发生矛盾时,更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做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二)安全生产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社会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企业要想搞好生产,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除了要有良好的装备并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振兴企业外,最根本的还需要人的创造性劳动。人是生产力中能动的决定因素。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是保护生产力的需要,是保护生产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的需要。当然,保护生产力组成的其他要素,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任务。事故的发生不但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毁坏,生产因此而停顿,而且还会由于人的心理状态的失衡,造成意志消沉,积极性难以发挥,给社会带来负担,给家庭带来灾难,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对一个企业来说,安全生产确是企业兴旺之本、效益之路。

    (三)安全生产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更加丰富的物质和文明,但同时也给人类招致许多新的威胁与危害。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应用,工业向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发展的结果,人类不适应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加上人的主观不重视,促使企业不安全,不卫生状况更加严重。这种状况,不仅会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还会激化矛盾,影响社会安定。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过去人的死亡原因多是由于致病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而现在人的死亡原因由于职业的因素所占的比例提高了。就是说,职业危害已成为发病致死的显要原因。工厂不安全、不卫生的状况不仅严重威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而且能越过厂区围墙危及周围居民,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引起社会动荡。事实说明,事故产生的严重后果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对社会产生不良后果,危及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还影响党和国家的其他一系列重要政策的实施。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的进一步改善,人们把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标准。

 

 




相关新闻